日韓電池業者正積極擴大電動車電池布局。日本、韓國電池廠如Panasonic、索尼(Sony)、三星(Samsung)SB LiMotive與樂金化學(LG Chem)正積極強化與車廠合作關係,並在美國、韓國增設工廠,以擴充電動車用電池生產線產能,因應品牌廠需求。其中,樂金化學已取得通用汽車(GM)、福特(Ford)等九家車廠合作機會,成果最為豐碩。
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呂學隆表示,電池成本為影響電動車價格的關鍵因素,以日產(Nissan)純電動車Leaf為例,電池價格占整車成本比重高達26.1%,因此,日韓電池廠商為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及產能利用率,紛紛與品牌車廠如豐田(Toyota)、通用汽車、三菱(Mitsubishi)合作,期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。
在眾家電池業者中,以日本Panasonic最為積極,該公司與豐田合資成立電動車能源公司–Primearth EV Energy(PEVE),並專注於研發車用動力電池。目前,PEVE已在美國加州西部設立油電混合電動車(HEV)動力電池生產線,預計在2015年可以達到每個月一千萬顆電池芯、年產一百五十萬輛油電混合電動車用電池組的生產規模。PEVE電池供應主要對象為豐田的Prius Plug-in,該車款每個月可達十萬台的銷量,為Panasonic動力電池業務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韓國則由三星SB LiMotive領頭,SB LiMotive除了韓國蔚山(Ulsan)的電池生產據點持續運作以外,也開始增設歐洲與中國大陸的新工廠。SB LiMotive係三星SDI與博世合組的電池公司,兩者雖在2012年9月已結束合作關係,但三星SDI仍舊在韓國獨力運作SB LiMotive業務,並持續利用先前4年與博世合作而與歐洲車廠如BMW、戴姆勒(Daimler)、福斯(Volkswagen)保持合作關係。
另一韓國電池廠–樂金化學更是來勢洶洶,該公司2012年大舉投入海外的電動車用電池布局,目前已設廠於韓國忠清北道梧倉與美國密西根州,並與現代汽車積極合作開發技術,加上與通用汽車、福特、三菱等九家車廠合作關係密切,為目前少數橫跨大量歐美車廠的電池廠,正戮力朝2020年在車用動力電池供應市場拿下25%占有率目標邁進。
呂學隆指出,雖然上述廠商正如火如荼地發展電動車電池業務,但也有些電池廠商仍處於觀望狀態,例如索尼雖將三陽的電池業務買下之後,供應豐田、HONDA、三菱、福特、福斯、奧迪(Audi)各種自動車型動力電池,並於2011年宣布投入車用動力電池業務,但迄今未有明確合作對象出現,進展不明朗。
另外,日產(Nissan)與恩益禧(NEC)合組車用電源供應公司(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),但卻於2012年下半年關閉其法國及葡萄牙的電池工廠,僅留下投資規模較大的英國廠,顯現其對電動車電池市場發展仍有疑慮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日韓業者皆積極投入電動車電池業務,不過日本廠商在上下游的布局上相對完整。呂學隆認為,三星SB LiMotive雖先前有博世的加持,已與歐洲車廠建立合作關係,但畢竟三星在消費性電子領域上較有經驗,在車用產品的影響力卻未知,這也是明年上半年,電動車電池市場的一大觀察重點。